走進偏鄉,我看見了許多需要幫助的人。
居服員不僅協助基本生活需求,讓他們重拾希望。有時,居服員的關懷與陪伴更能填補他們心靈的空缺,改善生活品質與精神狀態。
但願意付出的想法卻很少有人可以真正實行,期許自己在未來不管身處何種領域,都可以做到幫助人的工作。
人的工作很繁瑣,施作跟決策又是不一樣的工作層面,還好同事很幫忙且很體諒我很多的不足;還有我真誠的對待,服務對象反饋給我的是他能敞開他的心回應我。
嘗試讓自己將遇見的難題一一排解,當下當刻便可感受快樂的獲得乃源本於一個簡單關懷、簡單問候…。
我還有能力可以幫助他人時就會持續下去,把這份愛傳承下去,這是一種「善」的循環。
「以家庭為中心」思考居家服務的處遇計畫。 找出家庭動力,推動照顧計畫,進一步增強家庭的優勢及照顧能力,以提升個案的照顧品質。
現今社會人口老化嚴重,且再過幾年即將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對於居服員本身在社會上所扮演的角色,更是彰顯眾人,且期待的重要性,也是協助每位案主所需要被照顧的課題。
75歲的暖暖阿嬤照顧阿賢已經邁入第26年了。說到阿賢,他的父母年僅18歲就生下了他,而且一出生就發現罹患先天性腦性麻痺,兩個懵懂的年輕人根本沒有足夠的能力照顧孩子。
我喜歡居服員的工作,也是我的日常生活!
陪伴阿鐵和小萬的住所已頗有年歲,木製屋頂也傾斜一邊,我們努力尋找資源,希望長輩下半年過個舒適的生活,重建生命的尊嚴。
「我本來以為的居家服務,只是一個過程。」 在經過了幾次的服務後,某天伯伯突然拉住服務員。 「但我現在才發現,有妳/你們真好。」
Copyright © 2022 財團法人愚人之友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