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論文 混合型非營利組織治理的研究—以愚人之友基金會為例(曾聖幃,2023年)
一、題目:混合型非營利組織治理的研究—以愚人之友基金會為例
二、發表者:曾聖幃(發表於2023年)
三、刊登地點: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四、研究對象:訪談愚人之友基金會3名董事會成員、2名執行長、1名主任
五、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混合型非營利組織治理,分析非營利組織是如何成為混合型組織,同時與政府合作並採取商業手段經營,以及成為混合型組織後對組織的治理造成哪些挑戰與因應。檢視相關文獻,非營利組織成為混合型組織主要原因為組織使命延續、政府政策的鼓勵以及追求財務多元。而在組織治理部分從三個面向探討,包括對董事會的影響、對組織使命的影響、對財務收入的影響。因此,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方法,以「財團法人愚人之友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作為個案研究的對象,總共訪談六名董事會成員與主管,以下為本研究的發現:
(一)愚人之友開始與政府合作,是由於受到政府政策的鼓勵、組織為了獲得經費補助、組織為了延續使命以及參與政策的原因。而採取商業手段是為了減少對政府的依賴、獲取其他財務來源以及第一任執行長期待員工也能夠成為老闆。
(二)成為混合型NPO後,因NPO與政府合作必須背負應收帳款的壓力,造成董事會更加注重組織的財務控管。而組織成立社會企業後,卻造成董事會的擔憂,擔心過於追求利益,可能影響到實踐社會責任的宗旨。
(三)在董事會成員的組成方面,並沒有因為成為混合型NPO而增加不同經驗背景的成員,確實避免董事會的紛爭,但封閉性的董事會也造成組織面臨困境時無法提出有效策略。
六、關鍵字:混合型非營利組織、組織治理、個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