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成就未來 農村不倒翁友善小旅行-竹山延正社區

《農村不倒翁友善小旅行-竹山延正社區》
郭德煌 專員
這次跟厚熊爺奶們來到竹山延正社區,這裡除了出產有名的照鏡山紅番薯外,還是「台茶22號.沁玉」的產地,聽說喝起來有玉蘭花、柚子花的香味,不知道等下有沒有機會品嚐著紅番薯配著泌玉紅茶呢~
沒想到剛下車延平社區的夥伴已經擺好茶水要熱情款待我們,更準備了採茶裝讓體驗更有「風味」,長輩們紛紛上裝迫不及待的要往茶園出發去了!
來到茶園前資深的採茶老師教授技巧:「手工採茶要採一心二葉,只採茶樹最嫩的兩葉,這樣的茶苦澀感較低,入口後更會體驗到回甘。」阿撰阿嬤當下湧上滿滿的回憶,她憶述著年輕時在家鄉魚池也擔任著採茶的工作,雖然當時工作跟生活過得艱苦,但在後半生憶起當年和家人一起工作打拼的場景也會也「回甘」,阿嬤一邊憶述著人生甘苦,雙手一邊伸茶樹採茶。這次的採茶對我們大部分而言是一次新鮮的體驗,但對從茶鄉出身的長輩們卻是一次懷舊治療,通過親身感受回憶起年輕時的生活,並與我們分享抒發感受,梳理當年的情緒。
第二站厚熊爺奶帶著剛親手採的茶葉來到茶廠,廠長和夥伴們演示現在茶廠的「曬茶」、「炒茶」的工序,一邊講解著當中原理,不過只見長輩們都深醉於茶廠中陣陣的茶香中。接下來要體驗揉茶,這個程序是為了破壞葉組織,將當中的汁液滲出附著在葉片上,茶液在沖泡時就會溶解於熱水中釋放茶香,成為一壼香醇的好茶。然後廠長為我們沖泡了六大茶系「綠茶、紅茶、黃茶、青茶(烏龍茶)、白茶、黑茶」,讓我們品茗到各個茶樹品種和發酵程度的差異,彷彿到了國際評茶的場境,眼前擺著各類的茶湯讓大家品嚐,廠長還為我們把剛揉好的茶葉拿去烘乾制成個人的茶包,讓大家可以回家品嚐自己親手制作的茶呢!
在前往下一站的途中延中社區還準備了一個復古風的歇腳亭裡安排了茶藝師沖茶,在這古色古香的涼亭中喝茶又別有一番風味呢。接下來到延正社區茶文化館,這個文化館保留了當時茶農家的場景,像是炒茶的鼎灶、揉茶的布袋,牆上還有過去制茶的相片,讓我們更好了解過去制茶的樣貌,同時有知識性的傳遞,在這文化館中宛如搭了時光機,讓人在屋子裡頭不禁感嘆前人的認真生活,一不小心就待在裡面逗留好久好久呢!
終於要吃飯啦!社區夥伴準備了具在地特色的醬筍、苦茶油雞、地瓜、刺蔥煎蛋等料理,加上夥伴的好手藝真是增色不少啊,而且經過上午的活動就更需要被美食補充能量了,爺奶們一口接一口大快朵頤!午飯休息後爺奶們已經在期待著下個活動了,果然長輩出門玩都不會累呢。接下來社區用在地的筍子和地瓜做了筍包,爺奶們發揮創意捏了各樣的造形,阿嬤說這樣出爐後才不會搞混呢。在炊包子的時候就來做提袋拓印吧,在茶園旁邊,那當然要用茶葉做拓印囉。雖然有的長輩手工不是很靈活,所以我們的學生志工就會從旁協助,來共同完成這個跨世代的藝術品!完成拓印後筍包也蒸好了,爺奶們一眼就認出自己獨一無二的包子,放進餐盒後再用剛拓印的提袋裝起來,這下提袋就不止有「美貌」而且還有「內涵」了~
在最後爺奶們都提著延正社區的伴手禮,除了親手制作的茶葉、提袋和筍包外,還有不少人提著在地生產的竹筍餅乾,想不到長輩最欣賞的居然是配茶時的餅乾啊,可能是兩個具地方特色的名產搭配起來更有風味呢!
延正社區小旅行進入到尾聲,爺奶們踴躍分享心得,連平常不敢拿麥克風的長輩也很有感觸願意分享感受!我想是因為延平社區夥伴的心意和有愛的環境打動了長輩,讓人更放鬆、更安心去表達與學習。
今天的行程不停刺激著長輩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五感,這樣的行程不止讓他們更深刻的學習,更可以離開生活圈到新環境接受不一樣體驗,治療身心靈,豐富熟年人生。
那我們就回去繼續強健體魄,準備下一趟旅行吧!感謝這趟旅行所有給予幫助的單位及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