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成就未來 厚熊烘焙小故事

厚熊烘焙小故事
助理 吳敏綺 撰
南投縣埔里鎮有許多有名的農特產品,這些食材不僅讓許多人慕名而來只為親嚐一口,也常在埔里的餐桌上出現,是埔里人的日常與驕傲。厚熊今年承接了水保局的【綠飲食計畫】,期望將農村的在地特色與料理結合,我們找到埔里的烘焙老師,將長輩與志工們熟悉的食材做出新變化。
這次的烘焙點心分別是「紅茶餅乾」、「刺蔥杏仁瓦片」、「百香果奶酪」,緞緞阿嬤和水水阿公甚至不知道這些點心的味道是什麼?他們顯得格外興奮,不斷東瞧瞧、西湊湊,不時問老師和志工:「這個要做什麼?加下去嗎?」,非常熱衷參與。阿公阿嬤們中也不乏有多年料理經驗的高手,煮菜當興趣的年年阿嬤、食物雕花撰撰阿嬤在參與烘焙的過程中也會不時提出自己的經驗談與建議:「挖百香果要這樣挖才快啊!」,在需要較高技術的杏仁瓦片時,年年阿嬤也是最快上手的,並與老同娰們分享小撇步。也有長輩回憶起童年,撰撰阿嬤在南投魚池長大,從小家裡也是從事茶產業,因此看到茶葉的時候,撰撰阿嬤便跟身邊志工、長輩們說起自己的故事。年年和撰撰阿嬤因為身體因素和家庭因素,已有一陣子沒有來厚熊和老同娰一起上上午的課了,這天剛好有空一起來做甜點,大家看到兩位阿嬤們都很開心,熱鬧的聊起天來。在製作點心的過程中,長輩與志工們分工合作,有些需要持續攪拌的工作,大家也都會在體驗過後自動換給下一個人,互相尊重、友善的氛圍在空氣中蔓延。
而志工在過程中也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因為同時製作三樣甜點,烘焙老師不斷的跑動確認不同甜點的進行狀況,而志工便扮演了轉譯的工作,有些甜點材料名字長輩根本沒聽過,長輩常就近詢問志工,志工便將老師的話翻譯成長輩們容易了解的意思,此外志工也協助長輩們製作甜點,若在過程中遇到問題,志工也會主動去找烘焙老師詢問問題與確認作法,志工的熱情、熱心也形成整個下午的潤滑劑,讓歡笑充滿厚熊咖啡。
看著餅乾麵團慢慢膨脹、看著奶酪漸漸定型,成就感油然而生,而且是自己居住地的食材,更有一份對於土地的認同感和驕傲。拿著烤好的餅乾和彼此分享,喜悅之情溢於言表,除了將做好的點心帶回家分享之外,志工們也將烘焙的點心與厚熊咖啡的好厝邊分享,營造鄰里友善互助網絡,平常住在厚熊對面的阿公提供場地讓厚熊的大家停車,其他鄰居們也在許多地方給我們協助與支持,我們也想表達我們的感謝之意,與鄰里分享我們做出具在地特色點心的,看著鄰居們開心的神情,彼此的「互相照顧」拉進我們的關係。
最後,我們也將「紅茶餅乾」在厚熊的慶生會上和長輩們分享,讓大家一起享受一個下午一起努力的成果,聽到其他長輩們對於餅乾的稱讚,或是看到大家吃完很滿足的表情,再次回憶起當天下午,宛如微風追著風鈴,風鈴輕輕晃著,聲音傳過耳邊,溫暖又幸福。
-------------------------------------------------------------
在需要的地方,看見我們的責任,
愚人之友要做的是「應該做」,卻沒有人願意做的事,
邀請您和愚人之友一起協力參與、支持,
在偏遠角落需要幫助的人,讓我們一起「甘願做憨人」。
捐款網址:https://reurl.cc/VDx7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