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成就未來 爺奶大不同

你有沒有發現在樂齡中心或社區課程的大部分學員都是女性,你有想過為什麼嗎?在厚熊的學員同樣大部分都是女性,而以下是我在厚熊觀察和訪談後得出的兩點:
- 中高齡女性的學習動機較高:
在上世紀的大部分工作知識要求不高,所以大多數人都會選擇盡早就業投入工作以幫補家計,加上當時未有男女平等的觀念,很多女性都只有國小學歷甚至沒有讀書。因此在厚熊常常跟阿嬤聊到學歷時,她們都很感歎的說:「以前哪有這好命,女人都沒有讀書早就出來工作了。」。這一代的阿嬤勞動了大半輩子,把家人都照顧好後,終於有了自己的時間,所以當社區有課程她們都很樂意去學習,彌補以前未完成的「學業」。另外中高齡女性較中高齡男性注重健康,由於在過去女性主理家庭,讓她們需要照顧家人的健康,養成了注重健康的觀念,所以中高齡女性會為了延緩失能失智到社區課程運動和持續社交。
- 社區課程屬性不符男性學習者需求:
大部分社區為了降低學習門檻招收更多學員,會開設律動、畫畫等高互動性和成果即視性高的課程,但對於中高齡男性而言以上的課程都比較「柔性」,不符合他們「陽剛」的性別印象,所以在書法棋藝等課程上才有較高的男性學員比例。而另一方面,即使部分男性願意嘗試加入社區課程,但因課程屬性吸引了較多女性學習者,令男性學員難以融入其中,獲得情感上的交流,自然無法留住他們。
最後,我也思考過長輩都到社區或樂齡中心上課是退休後唯一出路嗎?其實歸根到底,我們希望長輩去上課是希望他們擁有運動和社交來維持身心健康,如果長輩有適當的運動和社交也是很好的安排,畢竟每人都有各自的個性和喜好,所以最重要的是注意長輩的身心狀態和個性來建議退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