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播訊息散播愛 福氣村–失智症老人團體家屋營運手冊(提供下載)
團體家屋(Group Home) 是個新型態的照顧模式,不同於一般大規模機構的集中式管理,1985 年創始於瑞典,並盛行於80 年代,日本則於1995 年開始試辦,1997 年建立制度化,稱為「失智對應型老人共同生活援助事業」。
團體家屋即針對失智症老人的小規模收容照顧,讓5-10 位失智症老人住在整修過的一般住家或公寓內,由具備專業資格的照顧人員提供老人日常生活照顧及必要性的照顧、治療及訓練等,強調對失智症老人的生活正常化及個別性生活之重視。為了減輕老人失智症狀,採取小規模共同生活場域的家庭化照顧方式,營造「非機構」式的意象及「如家」的軟、硬體設計,讓老人猶如住在家中一般,藉由失智症家屬成員之參與,可控制並減輕失智症老人的症狀以達到治療、支援效果(莊秀美,2008)。
據研究發現小規模的「團體家屋」(group home) 的實施確實可改善輕、中度失智症者的症狀,較能穩定老人情緒,降低或延緩老人住進護理機構的訴求,是相當適合失智症老人的住宿照顧型態。